成長.蛻變

文/幼兒園 陳禹蓁老師
我出身於鄉村型簡單樸素的家庭之中,是家中的老么。小時候非常喜歡和鄰居好友在田園間玩耍;我們常拿石頭當桌子玩扮家家酒、摘花做花圈舉辦個婚禮、在花草樹木之中玩刺激的捉迷藏,或是拿雜草來製作藥草等……,是喜歡親近大自然的鄉村小孩。

就因家庭居住環境鄰近農田,偶爾會出現讓人驚奇的昆蟲和動物,回想起兒時的某一天,和玩伴玩正玩得盡興,無意間我們發現了一隻「烏龜」躲在家裡後院,我們兩人蹲在烏龜旁邊瞄了又瞄,看了又看,覺得這隻烏龜長的和一般的烏龜不大一樣,玩伴突然激動的說:「那可以吃!可以熬湯!」叫我快點抓,當時傻傻的我也沒想那麼多,從旁隨手拿起一個塑膠袋就把牠抓了起來讓她帶回家熬湯,到了晚上我還是很疑惑的問爸爸:「烏龜可以吃嗎?」後來才知道,原來那叫做「鱉」,一直到現在我都好訝異,我竟然敢徒手抓那隻鱉,真是個特別的經驗。
求學期間我上過美術班、學過鋼琴、參加學校樂團。喜歡跟著自己的心情隨意圖畫,每個禮拜都期待著上好玩又有趣的美勞課,在家中最喜歡的就是待在廚房看著媽媽燒菜在旁邊幫忙,某天我鼓起了勇氣,邀玩伴一起準備晚餐給家人享用,第一次炒菜、第一次煎魚、第一次煮湯,小小年紀的我們做得有模有樣也樂在其中,回想當時有趣的畫面到現在都還歷歷在目。
童年期間,身邊的親戚朋友只要升級當媽媽,我最期待可以到嬰兒室看寶寶,看見白白嫩嫩的小寶寶舒適熟睡的可愛模樣,整個心都被融化身心都溫暖了起來。還會成天把自己的衣服摺一團當小寶寶抱著哄,國、高中時還是會自己跑去醫院,就只為了看一眼剛出生的可愛小寶寶。上國中之後在學校社團中慢慢的接觸到家政課程,開始對烹飪、縫紉、手工藝產生更大的興趣,因此在我往後的求學過程中和幼教就此搭上一條穩固的軌道。
但填鴨式的教學方法對我產生頗大的影響及壓力,我人生的轉折點是在國高中時期,在老師的鼓勵下我考上了家事商業學校(女裝科)開啟我另一個學習視野,此後不再深陷龐大課業壓力之中。在啟蒙老師的用心指導下,我們的班級在校風評優良,更開心的是我的課業成績比以往更加亮眼,並享受在校所學享受創作的樂趣,高年級的時候在老師提拔下我拿下了全國服裝設計第四名的頭銜,家人們看到我的成長也都替我感到開心和喜悅。
雖然高中並不是就讀幼教相關科系,大學的志願選擇讓我最心動的仍是幼保系,希望未來有機會可以投入幼教的工作,但我大多接觸到、聽到的幼教模式多是傳統教學、角落教學、蒙特梭利教學,真正接觸到華德福教育就是進入到慈心,我看到園所中沒有特別設置色彩鮮豔亮眼的組合式遊樂設施,感受到大自然就是孩子們最大、最有趣的遊樂園,隨處可見孩子們自在、開心的在玩沙、爬樹、盪鞦韆,溶入了慈心華德福的教育文化之後,完全顛覆我從小到大所受的教育,真希望我也能夠在這樣悠遊自的大自然教室裡成長學習,盡情的享受歡樂童年。
感謝慈心華德福這大家庭,改變我以往對幼教的迷惘,讓我了解清淨舒適的環境、簡單有品質的玩具、溫和純淨的空間能夠對孩子產生友善的影響並有穩定的作用,也漸漸改變了我的內在氣質,希望未來我能為孩子散播更多溫暖、愛、希望與期待。